史上最“赚钱”老鼠仓:股神将200万炒到3650万
2014-07-18 10:46:07 浏览:次
7月16日下午,原公募基金经理苏竞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在上海一中院第三法庭公开审理。
根据庭审信息,2007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苏竞使用上述两个账户,先于、同时或略晚于其掌管基金,先后买入华联控股(000036.sh)等130只股票。
苏竞的老鼠仓交易累计成交达4800万股,涉案交易金额约7.33亿元,获利金额则高达3652.58万元。
这一获利金额已成为迄今为止老鼠仓获利的最高纪录,甚至超过博时基金基金经理马乐老鼠仓获利金额的2倍有余,后者此前保持着老鼠仓获利的最高记录。
200万起步获利近20倍
法庭上公诉人介绍,苏竞在2009年至2012年担任基金经理一职期间,依靠职务便利,利用未公开信息,先于、同时或略晚于其掌管基金,先后买入130只股票,累计4800万股,交易金额约7.33亿元,获利3652.5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前被称为基金业内最大“老鼠仓”案的马乐获利1800多万元相比,苏竞可谓是获利最多的“老鼠仓”。
据了解,苏竞从09年开始利用其堂弟苏超(音,下同)及堂弟媳王艳玲(音,下同)开设的证券账户,通过手机下单,进行股票买卖操作。
据公诉人介绍,苏超于2007年3月2日在上海证券商城路营业部开户;堂弟媳王艳玲(音)于2009年6月29日在招商证券浦东南路营业部开户。
此外,2006年时,苏竞还曾使用其妹妹苏寒秋(音)的证券账户进行过股票买卖。
值得注意的是,苏竞作案之始就做了一定的反侦查准备,其主要通过一部专用的手机下单,操作堂弟和堂弟媳的股票账户。
公诉人在询问苏竞操作方法时,苏竞承认,“单独买了一个手机和一张手机卡,这个手机就用来进行下单。”
法庭上,苏竞称“加上曾于2007年、2008年追加的资金,自己的启动资金有200多万元,在账户里滚动操作,2009年之后就没有再追加资金。”
据其介绍,2013年11月份,在证监会稽查部门约谈之时,苏竞已经停止一年多了。
带着银行卡投案自首
史上获利最高的老鼠仓,最终却以最戏剧性的方式收场。
2013年底,已凭借老鼠仓获利逾3600多万元的苏竞,突然收手,并投案自首。
在法庭上,苏竞坦承,证监会稽查人员曾于2013年10月约谈过他,约谈之后,他心里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
一个月之后,苏竞因无法承受心理压力,主动向上海市经侦总队投案自首。
“说句实话,2012年前后,我的压力很大,社会上判罚了同行的类似案例,让我对问题的严重性有了认识。”苏竞于法庭上说,“所以我主动拿着银行卡、证券账户资料等等材料投案自首了。”
据苏竞的辩护人称,苏竞投案自首后,经侦部门就立即冻结了其资金账户中非法获利的近2900万元。其中,王艳玲卡中2800多万元,苏超卡中80多万元。
和马乐案一样,大打感情牌,成为了此次老鼠仓庭审的又一大“特色”。
当审判员问及苏竞的家庭情况时,苏竞说,家里有个1岁的小孩、妹妹、以及退休的父母。现在小孩是爱人和外婆在照顾,说到这里苏竞言语间已经有些哽咽。
最终,苏竞对公诉方的所有指控均表示“无异议”,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当庭认罪。
“由于苏竞是自首,认罪态度良好;并当庭愿意退还其非法所得的3650多万元;与其他顶风作案不同,苏竞自从2012年之前,就自行中止股票操作;此外,家里还有个1岁的孩子,因此希望法庭从轻处罚。”苏竞的辩护律师全场并未做出任何申辩,只是在总结陈述时做出如上表示。
最终,这场史上最赚钱老鼠仓的庭审只持续了50分钟即告结束,当庭法官宣布,审判结果将择日公布。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41岁的苏竞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北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助理工程师、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微博)高级行业研究员、博时基金公司高级行业研究员;2006年9月加入汇添富基金公司,任高级行业分析师、汇添富优势精选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
加入汇添富基金公司一年后,苏竞担任基金经理职务。2007年10月至2013年5月担任汇添富优势精选基金基金经理。2007年12月至2013年11月曾担任汇添富均衡基金经理。2008年7月至2013年11月曾担任汇添富蓝筹基金经理。
从历史业绩来看,苏竞表现最好的年份是2008年,他管理的汇添富均衡增长在2008年的大跌中表现稳定,该基金获得了当年金牛奖。另一只他管理的汇添富优势精选混合基金当年也获得金牛奖。
相关热词搜索:老鼠
